1.山地排水良好。
2.山地雲霧多,太陽輻射適中。
3.山地水氣多,溼度比平地高。
4.並非山坡地要種茶樹,海拔高或是寒帶山區氣溫低,反而不適合茶樹生長。
一、生長發育與氣候環境:茶葉具有溫暖濕潤,較爲耐蔭、需水肥、怕凍、怕旱的生態特徵。春季,當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左右時,茶葉才開始萌動。在15~25℃時,茶樹生長較迅速,在22~23℃左右,水分和空氣濕度條件適宜時,茶樹的生長速度最快。此後,氣溫若再繼續升高,它的生長速度反而緩慢。若溫度超過35℃,茶樹新梢生長速度迅速降低。秋季,當氣溫降低到15℃以下時,茶樹嫩梢的生長速度將迅速降低。在13℃左右則生長停止,在13℃以下,茶樹將進入休眠狀態中。茶樹對冬季的低溫凍害較爲敏感。特別在乾冷有風的天氣中,更易凍傷。茶樹一般只能忍耐-5~-15℃的低溫。如不耐寒的雲南大葉種,氣溫低於0℃時,即受凍害。-2℃時,茶葉凍害明顯。-5℃以下時,將受凍枯死。
茶葉幼嫩新梢中,含水量很豐富,大約是它總量的75~80%。茶園全年總的耗水量,約需1200~1500毫米,全年的可能蒸散量,可達1400~1500毫米以上。因此在茶葉生長季中,月平均降水量一般不少於100毫米。在高溫、乾旱或風速較大的茶區,蒸散量大,每月需要有250~300毫米的降水,才能滿足茶樹生育的需要。年降水超過500毫米的茶區,只要排水良好,一般不會影響茶樹生長。年降水量不足1000毫米,但在茶樹生育期間,雨量分佈均勻,且大於月蒸發量,茶樹仍能正常生長。若茶樹生長期間,月降水量大於300毫米,且有一次以上暴雨,將不利於茶葉生長;若連續幾個月,月雨量皆小於50毫米,則將受旱。爲了保持茶葉鮮嫩,茶園內空氣相對濕度,宜保持在78~80%以上,日最低相對濕度,最好也在70%以上。在月乾燥度小於0.7的月份裡,很適合茶樹嫩梢的生長。若月乾燥度小於0.4,則鮮葉肥嫩,所以主要茶區的年乾燥度多小於0.7,一些名茶區,多在0.5左右。茶園土壤濕度,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65%左右最適宜。
茶樹屬C3植物,喜弱光而耐陰,太陽的輻照度以不超過11.94~14.33兆焦爾/米攩2攪爲宜,單株茶苗的光補償點約爲0.72兆焦爾/米攩2攪,光飽和點爲11.94~16.72兆焦耳/米攩2攪。在弱光下,茶樹鮮葉中含大量葉綠素b,它能有效地利用日光中的藍紫光和紫外線。藍紫光可以促進植物體內蛋白質和含氮物質的形成和積累,紫外線有利於芳香物質的增加。當雲霧多時,空氣濕度較高,溫度適宜,漫射光柔和,有利於增加茶葉中含氮物質和芳香物質。在茶樹生長期間,日照百分率若小於45%,生産的茶葉質量較優。若小於40%,質量更好。茶樹在長日照下生長較好,冬季若用人工延長光照,可打破茶樹冬季休眠,促進新枝萌發,抑制開花,提高産量。
茶樹宜於在經過淋溶作用的酸性土壤生長,PH值最好在4.0~6.5之間。在中性或鹼性土壤上,茶樹不可能生長良好,有時甚至死亡。茶園要求土壤深厚肥沃,滲透性能好,宜於沙壤和壤土,不宜於粘土層。肥沃的土壤可促進茶芽生長粗壯, 瘠土中茶芽都很瘦小。
二、生産與氣候環境:廣東具有種茶的良好的氣候條件,茶樹可三年成園,採摘期長達10個月。但在生産上仍需注意以下問題---(1)茶園植樹遮蔭。廣東夏季晴天的午後,太陽直接輻射可大到28.66兆焦耳/米攩2攪,茶樹葉溫可達40℃以上,淨光合作用接近於零。當葉溫上升到48℃,葉片將受致命損害。因此,茶園植樹遮蔭,在夏季可降低葉溫和氣溫,提高空氣濕度,減弱太陽直接輻射強度,把大部分同化物質,轉爲經濟産量。遮蔭樹落葉形成的覆蓋層,可減少土表蒸發和徑流、涵養水源,並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創造較好的土壤氣候條件。(2)選擇有利氣候環境栽種茶葉,提高茶葉産量和品質。據報導,在一定栽培條件下,茶葉産量與採摘前兩個月的降水量和前一個月的平均氣溫值等因數有關。漫射輻射增加,並超過直接輻射,雨水增多,濕度增大,茶葉産量、品質均優。夏季氣溫高,太陽直射光強的茶區茶芽生長快、葉易老化,多酚類、粗纖維含量高、味澀,只能作紅茶。(3)掌握氣候環境進行茶葉製作加工。茶葉採摘後,要經過萎凋、炒焙等程式,加工製成茶葉。自然萎凋時,在氣溫20℃左右,相對濕度70%左右爲宜。過濕則不利鮮葉水分散失,過乾則葉脆易碎,不適於加工。在製紅茶時,發酵室內的氣溫應保持續24~28℃,相對濕度大於95%。製烏龍茶時的"搖青",所需的氣溫條件與它類似。曬茶時需要強光、高溫。否則,脫水緩慢、製成的茶,青氣濃濁,質量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