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宮位於明、清時期澎湖古渡口北側斜坡地(今中央里正義街19號)。由於此渡口位於澎湖內海,且海面風平浪靜,所以福建沿海先民渡海前來澎湖的船舶,習以此渡口做為主要停泊岸口。湄洲「媽祖」自昇化後,即為沿海舟民所信仰。由於深信「媽祖」能庇祐出海作業船隻,所以沿海漁民前來澎湖捕撈漁獲,進而落腳開墾時,亦將所信仰的「媽祖」由湄洲請分靈前來澎湖建宮廟祭祀之。舟民為區別船舶渡口處名稱,特將此渡口習稱為「媽祖宮」渡口,簡稱「媽宮」。久之即以「媽宮」為此地名之稱呼了。
媽祖宮創建年代,眾說紛紜。但以明萬曆32年(1604)10月25日,浯嶼都司沈有容奉命前來媽宮澳,諭退荷人韋麻郎,並刻有「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為証。以此可確信,明萬曆32年以前已有媽祖宮的存在。並可確信為全台、澎創建歷史最久之媽祖宮。
明天啟2年(1622),荷將雷爾生侵澎時,所繪製的澎湖媽宮澳港口上的媽祖宮,是一座單進兩落的建築物。到明末鄭芝龍佔據澎湖時,才將媽祖宮擴建為單進兩落三開間的格局。清康熙3年(1664)荷將波特攻佔澎湖時,焚燬媽祖宮。待鄭成功率部收復澎湖後,守澎部將再予以修建恢復原貌。
清康熙22年(1683),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領戰艦攻澎,打敗明將劉國軒,迫使鄭克塽投誠。施琅有感於媽祖顯靈相助,特奏請康熙,加封媽祖為「天后」,並派欽差雅虎前來祭拜媽祖。自此康熙23年(1684)後,「媽祖宮」又習稱為「天后宮」。雍正4年,再頒賜「神昭海表」匾額,以表彰媽祖庇祐清軍平定朱一貴之亂。乾隆15年亦欽賜一面由13條金龍飾面,上方正中刻有「敕賜之寶」印,內書「與天同功」的紅色匾額。
媽祖宮在清乾隆15年、57年、嘉慶23年,都曾有修建記錄。道光18年(1838)通判魏彥儀,於媽祖宮西室捐建「節孝祠」。祀《澎湖紀略》《澎湖續編》所錄631位貞節烈女牌位。日治時期,明治33年(1900)元月8日,媽宮公學校成立於媽祖宮內(今馬公國民小學),並曾利用媽祖宮做為教室。
今媽祖宮「天后宮」建築格局,為日治大正11年(1922),由臺廈郊和日本人共同倡議捐款興建,並由臺廈郊負責建廟事宜。並聘原籍廣東東南州的大木匠藍木負責施工。此次重建時,將原廟擴建為兩進,廟正面寬度也擴充為原來的兩倍。同時於媽祖宮廟後,新建1棟2層樓式的「公善樓」,做為媽宮街商民聚會場所,及講授漢文之所。公善樓門閣上有一「清風閣」匾額,故亦清風閣。另將大正8年(1919)由祭壇下挖出的「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重新立於媽祖宮後,清風閣丹墀左壁壁上。
民國38年(1949)國軍轉進臺澎時,曾徵借女祖宮為駐軍營舍達10年之久。其間不僅香火中斷,在欠缺修復情況下,廟貌也呈敗頹之相。直至民國68年(1979)媽祖宮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古蹟後,政府才編列預算,於民國72年以殘蹟保存、原貌修復的方式進行。媽祖宮的修建復原工程,於民國74年(1985)竣工。
媽祖宮廟址基地為斜坡地形,在大正11年(1922)重建時,建築設計上即採用三段式高差的地坪設計。
山川殿步口與廟埕,採三股式臺階來處理第一段1.5米的高差。山川殿與正殿間的1.5米高差,則設計由廊道兩側的臺階來處理。由於地平高差的處理巧妙,正殿正面有著雄偉壯觀的視覺效果。
廟埕廣場地坪,採用泉州白石舖設。階梯則採用質地堅硬的玄武岩做為梯石。山川殿屋頂上的垂脊「排仔頭」泥塑,分別塑出「旗」、「球」、「戟」、「磬」,以取其「祈求吉慶」吉祥諧音。左右護龍山牆窗為螭虎石窗。山牆的墀頭,則使用石獅托頂。山川殿步口兩側山牆的龍虎堵,分別塑出左側「穿雲龍吐水」,右側「露齒虎下山」的泥塑。步口中門兩側,矗有一對石鼓,分別刻有螭虎紋、植物紋、螺旋紋。山川殿柱架斗栱,多以獅子形像彫之。檐柱外側的兩對吊筒和花籃、蓮花彫刻,彫工細膩精緻。壽樑中央掛著3條龍飾框邊的「天后宮」廟名牌。牌樓下楣樑則以「八仙慶壽」串連。大楣底下,用兩對「螭虎爐」木雕屏門來分隔內外。山川殿的後架棟上,掛有大正12年建廟竣工後,由臺廈郊眾商戶敬獻的「帡幪臺廈」及「彼保東方」匾額兩塊。兩側護龍廊道的石柱和柱珠,組合成一寬廣的意象柱列空間。
天后宮山川殿至正殿之間,有著一縱深5.2米寬12米的丹墀,正殿前階梯中央置有浮彫石龍碑,但因年久已成風化狀。正殿正面在大正12年(1923)完工後,並未架裝屏門,光復後為防東南方向颱風,才加裝屏門。
正殿有前落、捲棚、後落等三組架棟。前落為拜亭,左右兩側分置鐘鼓。捲棚頂則為祭拜主神的所在,兩側配祀節孝祠和育麟宮神龕。後落則以主神龕為核心。主神龕裝飾以擂金畫為主題,屏門的下堵,分別以「虢國夫人承主恩」、「出漢關昭君長抱怨」、「孟浩然踏雪尋梅」、「蘭亭修禊」四主題所組成。頂楣中堵則畫有「富貴長春圖」。左右兩堵則以女性故事為主,做為畫作題材。屏門中堵左右,則各有2幅博古架花瓶的安金摟空木雕。神龕頂楣下,掛有「天上聖母」匾額。中央上方則掛有乾隆皇帝欽賜的「與天同功」匾額,但真跡匾額相傳於中法戰爭時,為法軍所掠,至今仍下落不明。現今掛的是大正12年重建媽祖宮時,參考臺南鹿耳門天后宮內相似匾額所製作的仿製品。
第三進,是一棟2層樓加護室的建業「公善樓」。由於2樓簷下,掛有書寫「清風閣」匾,所以也習稱清風閣。
由於公善樓「清風閣」興建目的,在於提供媽宮街商民集會所及講授漢文之場所,加以籌建經費的短缺,所以在建築整體上,顯現出清樸之建築風格。2樓神龕上,掛有澎湖唯一進士蔡廷蘭,於道光26年(1846)所獻的「功庇斯文」匾。「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臺灣史上第一石碑,則立於公善樓「清風閣」1樓左側廂房內。右側廂房則展示天后宮修建前的建築文物。
天后〈媽祖〉宮位在馬公市區的中央里,是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相傳至元十七年(西元一二八○年)元世祖派兵征伐日本,遭遇颱風,官兵漂散,而夢見媽祖救眾,登陸平湖嶼(即澎湖嶼)。驚濤餘生,是媽祖的神佑,所以至元十八年(西元一二八一年)世祖封媽祖為「天妃」,立天妃宮,設澎湖寨巡檢司。天妃宮俗稱媽祖宮,明代稱為「娘宮」、「媽祖宮」、「娘媽宮」等,廟名也是地名。嘉靖四十二年(西元一五六三年),俞大猷剿倭勝利,擴建媽祖宮。這也是馬公市名稱的由來唷!(最早稱為媽宮)
留言列表